
罗纳德•阿德勒(Ronald B. Adler),以沟通写作为专业。除了本书外,他还著有六本书,主题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独断力以及社会技巧。在写作和教学之外,他帮助专业和商务人士改进他们在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技巧。拉塞尔•普罗克特(Russell F. Proctor),北肯塔基大学教授。于1990年在一次沟通会议上与阿德勒相遇,两人就使用故事片作为教学用具达成了共识。多年来,他们围绕沟通这个主题广泛地撰写文章、四处演讲,并合作出版了许多教材。
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看入人里”聚焦于探讨与自己有关的沟通因素,简要介绍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探讨与沟通对象有关的因素,分析语言和非口语的特性,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聚焦于讨论关系动力,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与关系中的亲密和距离,如何增进沟通气氛及人际冲突的形态与因应之道。本书作者投注了多年的专业经验,将本书打造成为有关人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读本。本书兼具深入性、广泛性与完整性,特别针对性别与文化观点进行了贯穿全书的探讨。
编译者序001第一章 人际沟通入门0011.1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004生理需求 004认同需求 006社交需求 006实际目标 0071.2 沟通的历程008线性观 008交流观 0091.3 沟通的原则与迷思012沟通的原则 013沟通的迷思 0151.4 人际沟通的本质016两种人际沟通的观点 017科技与人际沟通 020个人化与非个人化沟通:平衡之道 0221.5 如何成为沟通高手?023沟通能力的定义 023伦理的挑战 马丁·布伯的《我与汝》 025沟通高手的特质 027跨文化间的沟通能力 0311.6 摘 要034第二章 认同:自我的塑造与展现0392.1 沟通和自我概念040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基 042自我概念的特征 050文化、性别和认同 054自我应验预言和沟通 057改变你的自我概念 0592.2 自我的展现:沟通作为认同管理061公开自我和隐私自我 061认同管理的特征 062为什么要管理认同? 067我们要如何管理认同? 067认同管理和诚实 0702.3 摘 要071第三章 知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0733.1 知觉历程074选 择 075组 织 076诠 释 080协 商 0823.2 影响知觉的因素083生理因素 083文化差异 085社会角色 088自我概念 0923.3 知觉的倾向092对人严厉,对己仁慈 092强调别人的缺点 093最明显的最有力 093先入为主 094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0953.4 知觉检核095知觉检核的要素 096知觉检核的考量 0973.5 同理心与沟通098同理心的定义 098枕头法:建立同理心的工具 100结论:四个立场都具有真理 101沟通文本 枕头法实例:筹划一场婚礼 1033.6 摘 要104第四章 情绪:适时适地传达感觉1054.1 什么是情绪?106生理的因素 106非口语反应 107认知的解释 107口语的表达 1084.2 影响情绪表达的因素110性 格 110文 化 110性 别 111社会习俗 112自我袒露的不安 113情绪感染力 1134.3 情绪表达的原则114辨认感觉 115辨识感觉、说话和行动之间的不同 115以口语阐明情绪 116分享多样的感觉 118评估何时与何处表达感觉 119对自己的感觉负责 119关照沟通渠道 1194.4 管理困扰的情绪120有助益与无助益的情绪 120无助益情绪的来源 121自我内言 122非理性思考和无助益的情绪 124减少无助益的情绪 130沟通文本 行动的理性思考:应付令人讨厌的顾客 1314.5 摘 要132第五章 语言:既是障碍又是桥梁1375.1 语言是符号1385.2 语言的影响139命名与认同 139联盟关系 140权 力 142打岔性语言 144语言的责任性 146沟通文本 在工作中使用“我”和“你”字的语言 1505.3 性别与语言152内 容 153沟通的理由 153对话的形式 154非性别因素 1555.4 语言与文化157口语沟通的形式 157语言与世界观 1605.5 摘 要162第六章 非口语沟通:超越字词之外的信息1656.1 非口语沟通的特征168非口语技巧的重要性 168所有行为都具有沟通的价值 168非口语沟通主导着关系 169非口语沟通提供许多的功能 171非口语沟通是暧昧不明的 1766.2 影响非口语沟通的元素178性 别 178文 化 1796.3 非口语沟通的类型181身体动作 182声 音 186触 碰 188外 貌 190物理空间 192物理环境 195时 间 1966.4 摘 要196第七章 倾听:不只是听见1997.1 倾听的定义201听与倾听 202心不在焉的倾听 202心无旁骛的倾听 2027.2 倾听过程的元素203听 到 203专 注 204了 解 204回 应 204记 忆 2057.3 倾听的挑战205无效倾听的类型 205为什么无法有效地倾听 208面对有效倾听的挑战 2117.4 倾听反应的类型212借力使力 213问 话 214释 义 214沟通文本 在职场中运用释义 216支 持 219分 析 223忠 告 224评 断 225选择最佳的倾听反应 226伦理的挑战 无条件的积极接纳与关怀 2287.5 摘 要229第八章 发展关系动力2338.1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关系?234外 貌 235相似性 235互补性 236相互吸引力 236能 力 237袒 露 237接 近 238报 酬 2388.2 关系发展与维系的模式239关系发展模式 239关系的特性 251修复损坏的关系 2538.3 对关系做沟通255内容与关系性信息 256关系性信息的类型 257后设沟通 2598.4 摘 要259第九章 表达亲密感2619.1 关系中的亲密262亲密的向度 262男性和女性的亲密形态 264文化对亲密的影响 265电脑媒介沟通的亲密 267亲密感的限制 2679.2 关系中的自我袒露268自我袒露的程度 269自我袒露的模式 272自我袒露的好处与风险 273自我袒露的原则 2769.3 自我袒露之外的其他选择278沉 默 279说 谎 280模棱两可 283暗 示 285回避的伦理议题 2869.4 摘 要287第十章 增进沟通气氛28910.1 沟通气氛:正向关系的关键290肯定和不肯定沟通 291沟通气氛如何发展 29510.2 防卫:原因与对策297防卫反应的类型 298防止对他人防卫 30110.3 保留面子:清晰信息处方307行 为 307解 释 308感 觉 309结 果 309意 图 311使用清晰信息处方 31110.4 对批评以不防卫回应312寻找更多信息 313同意批评者的看法 31810.5 摘 要320第十一章 处理人际冲突32111.1 冲突的本质322冲突的定义 323冲突是自然的 324冲突可以是有益的 32511.2 冲突的类型325逃避(双输) 327调适(一输一赢) 329竞争(一输一赢,有时会转成双输) 329伦理的挑战 和疯狂制造者的争气 332妥协(部分双输) 334合作(双赢) 335哪一种方式最好? 33611.3 关系系统中的冲突337互补的、对称的和平行的形态 338亲密和攻击方式 339冲突仪式 34111.4 冲突类型的变项341性 别 342文 化 34311.5 建设性处理冲突的技巧345确认你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 345订立约会 346描述你的问题和需求 347思考对方的观点 348商议解决之道 348追踪解决方案的后效 349沟通文本 双赢地解决问题 35111.6 建设性处理冲突的技巧:提问与释疑354双赢方法太好以至于不真实吗? 354双赢方式太复杂吗? 355双赢磋商太理性吗? 356有可能改变别人吗? 35611.7 摘 要 357出版后记 358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