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宾格勒原先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因《西方的没落》一书一举成名,挤身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之列。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年)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青年时代除了研究历史和艺术之外,他还对数学和博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奇特的风格。1904年,斯宾格勒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健康原因未能被征召入伍。在这期间,他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在烛光下完成了《西方的没落》一书。此书的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许多大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邀请他执掌教席,可都被他拒绝。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的妹妹们将其埋葬,但未举行任何的吊唁形式。斯宾格勒一生写下大量著作,其中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此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争论的热点。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西方的没落》一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付将来。斯宾格勒说,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也被很多人称为一部未来之书,而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西方的没落》具有很大有魅力,这一方面来源于它思想的独特和深刻,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其行文的丰富多彩。斯宾格勒文笔栩栩如生,他善于取譬设喻,善于描绘历史人物的性格,并以此衬托出某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其叙事、议论,都收放自如,缓急适度,而节奏适宜,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读《西方的没落》,即使不同意斯宾格勒的思想,也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文体。《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译者导言第一版序言修订版序言第一章 导言著作的范围世界历史的形态学一种新哲学历史为谁而写?古典人与印度人的非历史埃及的数字与死者的火葬世界历史的常规框架(古代、中古、近代)它的源头它的破产欧洲不是重心唯一的历史方法就是歌德的方法我们自己与罗马人尼采与蒙森文明的问题组后的阶段帝国主义我们的基本观念的必然性和范围它与当代哲学的关系哲学的最后任务本书的成因第二章 数字的意义基本概念数字作 规定范围的记号每一文化皆有共自身的数学古典世界中数字作为度量阿里斯塔库斯丢番图与阿拉伯数字西方文化中数字作为函数世界恐惧与世图渴望几何学与算术有限的观念对视觉范围的超越象征性的空间世界最后的或然性第三章 世界历史的问题(A)观相的与系统的哥白尼方法历史与自然形式与定律观相的与系统的文化作为有机体内在形式、发展速度、绵延期同源“同时代”的意思第四章 世界历史的问题(B)命运观念与因果原则逻辑的、有机的和无机的……第五章 大宇宙(A)世界图像的象征主义与空间问题第六章 大宇宙(B)阿波罗式、浮士德式与麻葛式的心灵第七章 音乐与雕塑(A)形式的艺术第八章 音乐与雕塑(B)裸像与肖像第九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A)论心灵的形式第十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B)佛教、斯多葛主义与社会主义第十一章 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的自然知识历史比较形态学图表索引人名索引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