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必修课》是一套为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摄影教材。本书为《摄影必修课》的上册,对镜头、滤镜、三脚架、闪光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景深、测光、曝光控制、画幅、主题与陪体、光影、色彩、构图等摄影基础知识进行了详实、系统的梳理,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的解读,清晰、透彻地讲解了这些知识点及其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如何运用等,目的是使读者对摄影以及相关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在拍摄过程中灵活、正确地应用,从而在摄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摄影必修课(下)《摄影必修课》是一套为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摄影教材。本书是《摄影必修课》的下册,讲解的重点是如何综合应用所学到的摄影基础知识和技巧,拍摄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准的摄影作品。内容包括写实、特写、写意、对比、剪影、影调、节奏、夸张、幽默、光绘、关联、留白、创意等摄影常见表现手法;营造气氛、通过引导线条突出重点、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有效增强画面的力度、极简风格、整理杂乱场景、布光、寻找简单的美、寻找规律、借“景”抒情等打造优秀画面最常用的办法;在实拍部分,分门别类地剖析了风光、人物、动物、纪实等题材典型拍摄场景的拍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解风光拍摄时,以实景解读的方式剖析了日出日落、花卉、荒漠、树木、高山流水、云彩、雨景、雾景、闪电、雪景、夜景、四季等典型拍摄场景的场景分析、光影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如果读者能够将上述摄影知识融会贯通,并认真按照书中列举的实例进行模拟拍摄,无论摄影理论水平,还是实际拍摄能力,都会获得较大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能够轻松判别照片的优劣,这样才能拍出真正的好照片。《摄影必修课》内容丰富、详尽、实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可作为摄影爱好者从入门到精通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摄影培训机构、大专院校、成人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第1章 摄影的魅力1.1 摄影的内容:万事万物1.2 摄影的作用:表达情感1.3 摄影的学习:循序渐进1.4 优秀摄影作品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4.1 主题鲜明1.4.2 主体突出1.4.3 画面简洁1.5 学摄影首先要学会欣赏作品1.5.1 优秀作品解读一:夜海1.5.2 优秀作品解读二:垂而不死——胡杨魂1.5.3 优秀作品解读三:春到赛里木湖1.5.4 优秀作品解读四:牵手1.5.5 优秀作品解读五:开心一刻1.5.6 优秀作品解读六:冬天的唯一1.5.7 优秀作品解读七:猎豹1.5.8 优秀作品解读八:圣徒1.5.9 优秀作品解读九:塔吉克人第2章 镜头及滤镜2.1 镜头的使命2.2 镜头的焦距2.2.1 焦距的定义及作用2.2.2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2.2.3 按焦距的长短分类镜头2.3 广角镜头2.3.1 广角镜头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3.2 鱼眼镜头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4 中焦镜头2.4.1 认识中焦镜头2.4.2 标准镜头2.4.3 微距镜头2.5 长焦镜头2.6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的优劣2.6.1 定焦镜头2.6.2 变焦镜头2.7 特殊镜头2.7.1 防抖镜头2.7.2 移轴镜头2.7.3 折返镜头2.8 常见品牌镜头标识解读2.8.1 佳能镜头标识解读2.8.2 尼康镜头标识解读2.8.3 宾得镜头标识解读2.8.4 适马镜头标识解读2.8.5 腾龙镜头标识解读2.8.6 图丽镜头标识解读2.8.7 奥林巴斯/松下镜头标识解读2.8.8 美能达/索尼镜头标识解读2.9 常用滤镜2.9.1 UV镜2.9.2 偏振镜2.9.3 中灰密度镜2.9.4 渐变镜2.10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2.10.1 优秀作品解读一:宏村的菜农2.10.2 优秀作品解读二:鱼眼的魅力——大学运动场纪实第3章 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3.1 光圈3.1.1 光圈的概念及作用3.1.2 光圈的表示方法3.1.3 大光圈与小光圈对画面的影响3.1.4 尽量使用最佳光圈3.1.5 光圈影响景深大小3.2 快门速度3.2.1 快门速度的概念3.2.2 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3.2.3 快门速度的主要作用3.2.4 安全快门速度3.2.5 高速快门3.2.6 慢门3.2.7 高速、低速快门表现动体的形态大不同3.3 感光度3.3.1 感光度影响画质3.3.2 提高感光度能提高快门速度3.4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者之间具有互易关系3.5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3.5.1 优秀作品解读一:采花的小精灵3.5.2 优秀作品解读二:雨中郁金香3.5.3 优秀作品解读三:四只火烈鸟第4章 对焦、测光与曝光控制4.1 对焦模式4.1.1 自动对焦(AF)4.1.2 手动对焦(MF)4.2 常用测光模式4.2.1 评价测光4.2.2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4.2.3 局部测光4.2.4 点测光4.2.5 根据主体和明暗层次选择测光方式4.3 常见曝光模式4.3.1 程序自动模式4.3.2 光圈优先模式4.3.3 快门优先模式4.3.4 手动曝光模式4.4 直方图4.5 曝光补偿4.5.1 正确理解曝光补偿4.5.2 白加黑减——曝光补偿的原则4.5.3 曝光补偿受测光方式的影响4.6 包围曝光第5章 闪光灯的妙用5.1 闪光灯的作用5.2 闪光灯的种类5.3 内置、外接闪光灯的区别5.4 用闪光灯打造魅力画面5.4.1 减小或加大画面的明暗反差5.4.2 为人物添加眼神光5.4.3 减弱被摄体阴影并改善画面色彩5.4.4 调节色温拍摄富有韵味的画面5.4.5 利用反射光线避免破坏现场氛围5.4.6 照亮镜头前的雨或雪使其更显轻盈5.5 不适合用闪光灯拍摄的两种情况5.6 如何防止人物出现“红眼”第6章 画幅6.1 相机的7种画幅形式6.1.1 全画幅6.1.2 APS-C画幅6.1.3 APS-H画幅6.1.4 4/3画幅6.1.5 CX画幅6.1.6 中画幅6.1.7 大画幅6.2 画幅主要影响什么6.2.1 影响画质6.2.2 影响景深控制范围6.2.3 影响机身体积6.2.4 影响镜头的视角范围6.3 横画幅、竖画幅、正方形画幅6.3.1 横画幅6.3.2 竖画幅6.3.3 正方形画幅6.3.4 用画幅形式加强主体动势或画面气氛的表达第7章 主体与陪体7.1 主题依赖主体的表现,主体需要陪体的衬托7.1.1 主题要有恰当的主体作为载体7.1.2 陪体围绕主体来安排7.2 巧用点、线、面、体积突出主体7.2.1 点——点亮整个画面7.2.2 线——明确的指向性7.2.3 面——整理画面及增强形式感7.2.4 体积——显现厚重感7.3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7.3.1 优秀作品解读一:冬语7.3.2 优秀作品解读二:雪夜的二胡声7.3.3 优秀作品解读三:凝望7.3.4 优秀作品解读四:执着7.3.5 优秀作品解读五:月光下的现代舞第8章 光影性格8.1 摄影用光离不开的六大基本因素8.1.1 光度8.1.2 光色8.1.3 光质8.1.4 光比8.1.5 光型8.1.6 光位8.2 影子随光而来8.2.1 影子的形成8.2.2 影子反映光的信息8.2.3 影子的作用8.3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8.3.1 优秀作品解读一:远山的呼唤8.3.2 优秀作品解读二:乡间8.3.3 优秀作品解读三:过界的游客8.3.4 优秀作品解读四:草原马群第9章 五颜六色9.1 三原色9.2 色彩的三个属性9.2.1 色相9.2.2 饱和度9.2.3 明度9.3 色彩的三个属性相互影响9.4 消色9.5 色相环9.5.1 色相环里的秘密9.5.2 对比色调与和谐色调9.6 色彩的作用9.6.1 营造气氛9.6.2 增强空间感9.6.3 色调直抒情感9.7 如何用色彩成就主题9.7.1 确立主色9.7.2 明度、饱和度是表达情感的利器9.8 物体颜色不是一成不变的9.9 色温改变色彩9.9.1 色温9.9.2 白平衡9.10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9.10.1 优秀作品解读一:经幡9.10.2 优秀作品解读二:雪野马厩9.10.3 优秀作品解读三:雨后二月兰9.10.4 优秀作品解读四:卧佛寺的红墙第10章 构图形式10.1 什么是构图10.2 20种常见的构图形式10.2.1 三分法构图10.2.2 横线构图10.2.3 斜线构图10.2.4 对角线构图10.2.5 曲线构图10.2.6 平衡式构图10.2.7 对称构图10.2.8 三角形构图10.2.9 框式构图10.2.10 隧道式构图10.2.11 十字形构图10.2.12 垂直构图10.2.13 散点构图10.2.14 放射式构图10.2.15 向心式构图10.2.16 变化式构图10.2.17 A字形构图10.2.18 L形构图10.2.19 C形构图10.2.20 中心式构图10.3 运用恰当的构图形式成就精彩画面10.3.1 多角度取景10.3.2 后期“再构图”——剪裁10.4 构图形式灵活多变10.4.1 几种构图形式的结合运用10.4.2 将照片倒过来看10.4.3 必要时打破常规10.5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10.5.1 优秀作品解读一:雨·花10.5.2 优秀作品解读二:梦中白天鹅10.5.3 优秀作品解读三:“上香的女人”10.5.4 优秀作品解读四:风中的小白杨第11章 表现手法11.1 写实特征:精细刻画被摄对象的真实面貌特点:叙述的同时完成想要表达的主题11.2 特写特征:将需要强调的部分直接充满画面特点:通过强调细节说明主题11.3 写意特征:突出主观感受特点:尽量弱化形11.4 对比特征:被摄对象的某一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特点:差异越大越能突出主题11.4.1 大小对比11.4.2 疏密对比11.4.3 虚实对比11.4.4 色相对比11.4.5 质感对比11.4.6 动静对比11.4.7 形状、形体对比11.4.8 明暗对比11.4.9 神情对比11.4.10 风格对比11.4.11 寓意对比11.5 剪影特征:景物外轮廓分明,与背景明暗反差大特点: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11.6 影调特征:亮度、颜色不同,层次千差万别特点:影调带动观者的情感变化小贴士 如何判断彩色照片的影调?11.6.1 高调11.6.2 低调11.6.3 中间调11.6.4 用恰当的影调凸显画面的主题11.7 节奏特征:具有明显的律动感特点:节奏能激发情感11.8 夸张特征:故意夸张被摄对象的某一方面以突出主体特点:借助各种办法达到夸张的目的,增强作品的视觉张力11.9 幽默特征:能带来轻松和快乐特点:轻松背后有内涵11.10 光绘特征:在暗环境中用光“作画”特点:光源的位置、强弱变化创造特殊的影像效果11.11 关联特征:画面各内容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可能性特点:画面因关联性变得意味深长11.12 留白特征:留白处往往是单一色调特点:留白处是画面的关系纽带11.13 创意特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获得想要的画面特点:用超乎现实的影像内容阐述摄影人的感悟11.13.1 创意摄影的分类11.13.2 多次曝光什么是多次曝光多次曝光基本技法通过叠加法实现多次曝光11.13.3 HDR功能第12章 打造画面12.1 营造气氛12.1.1 用光影营造气氛小贴士 将镜头对着太阳拍摄,会损伤眼睛和影像传感器吗?12.1.2 用色彩营造气氛12.2 通过引导线突出重点12.3 寻找最佳拍摄角度12.3.1 平视12.3.2 俯视12.3.3 仰视12.4 有效增强画面的力度12.4.1 明暗对比程度体现力度12.4.2 利用清晰度增强力度12.4.3 质感带来力量12.4.4 特写带来张力12.5 极简风格12.5.1 合理布局被摄对象的位置、大小12.5.2 运用点、线、面构筑极简画面12.6 整理杂乱场景12.6.1 将杂乱置于不显眼或阴影区域12.6.2 弱化色相12.7 布光12.8 寻找简单的美12.9 寻找规律12.10 借“景”抒情12.10.1 风光照片体现心境12.10.2 人像照片凸显情绪12.10.3 纪实照片情感浓郁12.10.4 创意为“情”服务第13章 风光摄影13.1 认识风光摄影13.2 风光摄影常用镜头及附件摄影包快门线或无线快门触发器三脚架滤镜镜头13.3 成就风光摄影佳作的6个关键13.3.1 拍摄时间小贴士 好天气坏天气都可能出好照片13.3.2 拍摄地点13.3.3 构图13.3.4 光影小贴士 如何控制光线反差13.3.5 色彩13.3.6 意境13.4 从细微处着手提升风光作品的魅力13.4.1 风光照片同样要有视觉中心13.4.2 根据表现重点选择地平线的位置13.4.3 为大场景风光照片寻找合适的前景13.4.4 用线条引领观者的视线13.4.5 用细节直观地反映主题13.4.6 用长焦镜头表现小景致13.4.7 不同角度与时间拍摄同一个地方13.4.8 动感风光照分外婀娜13.4.9 将风光照片拍成简约的装饰画13.4.10 风光组照更具深度和魅力13.5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13.5.1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一:日出日落主题分析光影特点小贴士 拍摄日出日落景色如何曝光?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金色长城作品解读二:牧歌13.5.2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二:花卉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雨中郁金香作品解读二:铿锵月季13.5.3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三:荒漠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格调沙漠作品解读二:沙漠驼队作品解读三:红土地13.5.4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四:树木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晨光中的白桦林作品解读二:胡杨树13.5.5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五:高山流水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凝固的音乐作品解读二:尼亚加拉瀑布13.5.6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六:云彩主题分析光影特点小贴士 什么是“耶稣光”?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云天作品解读二:草帽云13.5.7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七:雨景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雨中牧羊作品解读二:秋雨13.5.8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八:雾景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小贴士 三个特殊时间段拍摄雾景需要注意的问题小贴士 如何拍好佛光照片?作品解读一:雾漫长城作品解读二:雾与亭13.5.9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九:闪电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小贴士 拍摄闪电时注意防雷作品解读一:山野闪电作品解读二:游龙13.5.10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十:雪景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玫瑰雪园作品解读二:雪长城13.5.11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十一:夜景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夜北京作品解读二:夜色中的酥油灯13.5.12 典型风光实景解读十二:四季主题分析光影特点色彩特点拍摄要点及注意事项作品解读一:春色作品解读二:春暖花开作品解读三:风雨欲来作品解读四:草原之夏作品解读五:寺院里的秋作品解读六:五女山红叶作品解读七:水墨冬季作品解读八:雪野马群第14章 动物摄影14.1 动物摄影通常要选用长焦镜头14.2 学会隐藏自己和设备14.3 根据动物的状态选择曝光模式14.4 动物摄影画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14.4.1 交代环境能传递更多的信息14.4.2 拍摄不同种类动物共存瞬间14.4.3 借用寓意丰富作品的内涵14.5 动物摄影画面常见的经营办法14.5.1 虚化前景、背景14.5.2 用明暗对比突出动物主体14.5.3 用光影效果表现生态场景14.6 动物摄影表现手法14.6.1 用特写表现手法刻画动物局部14.6.2 剪影形式增添画面意境美14.6.3 动静对比表现动感14.6.4 最好的选择是等待14.7 好照片是这样诞生的14.7.1 优秀作品解读一:两只猎豹14.7.2 优秀作品解读二:相亲相爱14.7.3 优秀作品解读三:雨后的金合欢树林14.7.4 优秀作品解读四:格斗的大象第15章 人物摄影15.1 人物摄影的概念及分类15.1.1 人物摄影的概念15.1.2 人物摄影的分类15.2 人像摄影常用技法15.2.1 着重于形的人像构图时避免从关节处裁切运用拍摄角度美化人物形象15.2.2 着重于神的人像简化背景凸显被摄人物的情绪眼睛、嘴巴能体现人物情绪近景利于表现人物面部表情15.2.3 形神兼备的人像人物动作要自然重视七分身人像腰部动势及手部动作镜头宜远不宜近为人脸的暗部补光用色彩体现人物性格及内心活动15.2.4 如何凸显人像照片中的主体通过动静、虚实、大小等对比突出主体人物利用色彩差异突出主体人物利用明暗对比突出主体人物15.2.5 让人物姿态更优美的要领头部和身体不要成一条直线双臂和双腿最好不要呈平行状避免出现手部不完整或变形的情况尽可能展现人物形体的线条感15.2.6 如何弥补被摄者的不足弥补脸型的不足弥补眼睛的不足弥补鼻子的不足弥补脖子的不足15.2.7 如何拍摄集体照所需器材和设备曝光控制对焦点选择光线选择机位高度人员排列如何防止有人闭眼15.3 环境人像摄影常用技法环境与人要和谐环境人像背景应适当清晰人物与环境一起营造画面气氛运用色彩对比分离人物和环境对背景补光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小贴士 拍摄夜景人像的注意事项15.4 让人物照片独具魅力的突破口15.4.1 角度更极致15.4.2 非常规构图15.4.3 巧妙利用人物视线方向15.4.4 抓拍有趣、夸张的神情、动作15.4.5 拍摄人物的自然状态15.4.6 特写表现个别部位15.4.7 利用特殊光影为人物增添特殊气息15.4.8 利用别致的陪体吸引目光15.4.9 让人物与环境之间具有说明或呼应关系15.4.10 拍摄成组人物照片第16章 纪实摄影16.1 什么是纪实摄影16.2 纪实摄影的内容16.2.1 重大事件16.2.2 百姓生活16.2.3 社会风景小贴士 如何抓住纪实摄影的“决定性瞬间”?16.3 纪实摄影的类型16.3.1 图片故事16.3.2 图片系列16.4 纪实摄影最重要的特征:真实16.4.1 题材真实16.4.2 拍摄角度、构图尽可能体现真实16.4.3 用真实情感拍摄小贴士 纪实摄影能摆拍吗?16.5 拍摄纪实作品讲究策略16.5.1 声东击西16.5.2 守株待兔16.5.3 突袭法16.5.4 逼迫法16.5.5 盲拍法16.6 拍好纪实摄影作品的6大关键16.6.1 选择有价值的拍摄主题16.6.2 熟练应用相机的各项功能16.6.3 必须具备很强的判断力16.6.4 黑白与彩色画面各有所长16.6.5 隐藏自己拍到真实的画面16.6.6 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帮大忙16.7 如何拍摄纪实组照16.7.1 明白、生动地讲述主题16.7.2 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16.7.3 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对象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