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楫宝,创业家,投融资研究专家和实践者。成功操盘某公司A、B两轮股权融资,该公司荣获《上海证券报》第二届“金融资•卓越企业”奖,被《中国企业家》评为“21未来之星——2012年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财经记者出身,曾供职于商务部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过一系列专业而犀利的文章,参与并见证了当年非常出名的某户外传媒公司的浮沉,以及中国户外传媒行业黄金十年的兴替,感慨良多,发而为《对赌》。
这个故事只可能在中国发生。刀刀入肉剖开内幕,既是融资和投资的“带路党”,又是揭秘者。现金短缺,铭记传媒只能再挺三个月!这时,秦方远从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总部归来,主导B轮融资,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吗?做调研,选基金,大谈判,搞“外交”……一次次较量,波澜起伏,费心费时。终于,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然而,就在他盘算着去美国纳斯达克敲钟时,却惊闻种种内幕,胆子之大,猫腻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他这才知道,在中国,不仅找钱时有很多“地雷”,花钱同样有“地雷”。伤不起的,不仅仅是企业家,还有投资人。
楔子第一章 疯狂造富1. 100倍市盈率盖过华尔街2. 回国,还有青春可以赌3. 人人都跑到中国淘金4. 做投资两年就有了豪房名车第二章 中国式基金1. 人民币基金想不怀胎就生孩子2. 全民PE:个个拼爹,投资靠抢3. 前辈忠告:海归必须本土化4. 融资求生5. 要操盘,先掌权6. 中国式海归聚会第三章 运筹帷幄1. 成大事者,不怕得罪人2. 一天接到好几个VC电话也不是好事3. 融资关键:商业模式清晰4. 人生处处名利场5. 商业计划书的三个关键问题第四章 关键交易1. VC的七寸2. 投行的雷池3. 期权池:利益矛盾集中点4. 各种协议,各种猫腻5. 中国式上市:狡猾的VIE6. 典型性造假:阴阳合同7. 分手情意在第五章 对赌1. 对赌是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2. 投资的非正常竞争3. 僵局才是真正的较量4. 压力测试:灰色交易的信用方案5. 绷到最后再笑6. 落袋为安第六章 高调出击1. 出来混,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2. 跳槽高管有反骨3. 带一个美国姑娘回老家4. 资本入侵乡村5. 记者大闹发布会6. 有了风投不一定就能上市7. 一辈子与钱打交道也不是好事8. 媒体潜规则:封口费9. 物是人非事事休10. “傍大款”的销售经11. 暴富了可以嘚瑟,但要看对象第七章 洗钱1. 收购中的虚拟对手2. 尽职调查:要规范,还是要时间3. 在资本市场,你骗别人,别人也会骗你4. 疑窦重重的收购5. 要为股东负责到什么程度6. 收购的三种方式7. 最大的规则是没有规则8. 市长想吃“洋豆腐”9. 谁敢挣官员的钱10. 一顿600万元的午餐11. 花钱也要讲技巧第八章 内部人控制1. 冷飕飕的夏天2. 旧爱归来3. 摊牌4. 瞒不住了5. “亲信会议”浮夸风6. 高管也是局外人7. 断臂求生第九章 董事之战1. 董事会汇报材料是“做”出来的2. 纸里包不住火3. 投资人的秘密会议4. 执行对赌失败5. 期权梦想成空6. 人人都有感情债7. 送上门的美女不能要8. 新CEO被人买了一条腿9. 政商关系:离不开,靠不住,得把握一个度第十章 资本骗局1. 东窗事发2.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3.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4. 融资骗局5. 借壳上市的隐患6. 华侨骗子7. 前女友孤独离开8. 暗箱操作靠不住9. 上市后遗症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1. 中国概念股寒流2. 内幕重重3. 不能上市,那就期待被并购4. 磨难是男人的财富5. 故园乔木后记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