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过去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是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韻、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養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韻、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至于汉语史,则应该另立一科;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北京大学在1959年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養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第十二单元文选:贾谊 吊屈原赋扬雄 解嘲刘伶 酒德颂陶潜 自祭文孔稚珪 北山移文江淹 别赋庚信 春赋李华 吊古战场文韩愈 进学解子产不毁乡校倾刘禹锡 陋室铭杜牧 阿房宫赋苏轼 前赤壁赋常用词(十二)古汉语通谕:(二十七)赋的构成(二十八)古汉语的修辞第十三单元文选:[两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孤儿行陇西行上山采蘼芜[汉魏六朝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390)庭中有奇树(1391)迢迢牵牛星(1392)曹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 燕歌行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曹植 白马篇左思 詠史陶潜 饮酒读山海经詠荆轲谢云运 登池上楼……附录一 天文图附录二 诗韻常用字表附录三 词谱附录四 曲谱附录五 曲韻常用字表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编后记重排校改后记二OO四年重印校改说明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