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令子所示,專在意,来日相見即達之。但未必有益也。輒送十缗,省為一奠之用。難患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不罪、不罪。轼手啓。 高清文件下载:地址
苏轼-宋 宣猷丈丈,計已屏事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區區。軾惶恐。 高清文件下载:地址
苏轼-宋 轼谨奉谒,贺南圭使君阁下。十月一日。 高清文件下载:地址
苏轼-宋 蘇東坡書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時,世尊食,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扵其城中,次苐乞已,還至本䖏。飯食訖,収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時,長老湏菩提在大衆中即従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
苏轼-宋 歐陽永叔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 美,望之欝(蔚)然而深秀者,琅耶(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闻水聲 潺潺,而瀉出于两峰之间者,釀泉也。峯 囬路轉,有亭翼然臨扵泉上者,醉 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僊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 ...
苏轼-宋 表忠觀碑。朝 奉郎、尚書祠(部) 州軍州事騎 都尉(蘇),熙寧十 年十月戊子,資 政殿大,杭州軍 州事臣,抃言:故 吴越(國),祖、妃、夫 人、子孫之(墳),在 (錢),其有德扵斯 民甚厚。皇宋受 命,四方僭亂,以 次削平。兵至...
苏轼-宋 羣玉堂帖卷第六。蘇文忠。上清儲祥宫碑。翰林學士承旨左 朝奉郎知,制誥兼侍讀輕車都尉,武功縣開國子,食邑六百户,賜紫金魚袋,臣蘇 軾奉。敕撰并書。元祐六年六月丙午制詔,臣軾上清儲祥宫,成 當書其書之石,臣軾拜手稽首,言曰臣以書命待罪,北門記事之成職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廢興與 ...
董其昌-明 戏鸿堂法书十二。翰林院国史编修制诰讲读官董其昌审定。元祐三年春帖子词。 翰林学士臣苏轼进。皇帝阁 蔼蔼龙旗色,琅琅木铎音,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圣主忧民未解颜,天教瑞雪报(丰)年,苍龙挂阙农祥正,父老(欢呼)看藉田 皇太后阁。宝册琼瑶重,新庭松桂香。雪消春未动,碧瓦丽朝阳。仙家日月本...
苏轼-宋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 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 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
苏轼-宋 東坡與民師書真跡 轼■是文之意,疑若不然。求物之妙,如係風捕景,能使是物了然扵心者,蓋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扵口与手者乎!是之謂詞達。詞至扵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揚雄好為艱深之詞,以文淺易之説,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此正 所謂琱蟲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物也,而獨悔扵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