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弗莱堡(现属捷克共和国),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对西方当代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心理学领域的先驱者,他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部分的揭示,为心理学研究开创了全新的领域。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症研究》(与布洛伊尔合著)《梦的解析》《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引论》《自我与本我》等。
本书是阐释弗洛伊德在人性与人类行为动机方面主要研究理论的扛鼎之作。在书中,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对病例的分析研究,在性的问题上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学说。他在研究性的问题时,将其划分成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式等方面,由此道出了自己对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性欲的变化的独到看法,开辟了全新的性学研究领域。他还在书中就在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外,弗洛伊德还在书中就男性在爱情中选择对象的原则和性无能、处女的禁忌给予了鞭辟入里的心理学诠释。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并非浅尝辄止的纸上谈兵,而是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的性学箴言,可谓是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打开了一扇亮窗!读起来令人恍然大悟又回味无穷!
第二版序第三版序第四版序写给福斯特的公开信第一篇 性学三论第一章 性变态第一节 “性对象”的变异第二节 性目的的变异第三节 性变态总论第四节 神经症患者的性本能第五节 部分本能冲动和快感区第六节 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分析第七节 性欲在幼儿期的表现第二章 幼儿性欲第一节 导言第二节 幼儿期的性潜伏期及中断第三节 幼儿期的性欲表现第四节 幼儿期性欲的性目的第五节 手淫的性表现第六节 幼儿期性欲研究第七节 性组织的发展过程第八节 幼儿期性欲的来源第三章 青春期的变化第一节 生殖区的主导性和前期快感第二节 关于性兴奋的问题第三节 原欲理论第四节 异性之间的分化第五节 寻找性对象第六节 总结第二篇 关于儿童的性理论第三篇 诗人和白日梦第四篇 本能的升华第五篇 性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第一章 文明的性道德第二章 现代人的神经症第六篇 爱情心理学第一章 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第二章 性无能——情欲退化的阳痿现象第三章 关于处女的禁忌附录一 无意识第一章 “无意识”概念的合规性第二章 关于“无意识”的不同解释第三章 无意识情绪第四章 压抑的动力性和解剖学第五章 无意识系统的特点第六章 两种系统之间的交流第七章 如何识别无意识附录二 弗洛伊德生平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