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一场神经病期望时代大刊致董秀玉女士的信“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德国记忆向往文化我的三联生活1993,那些人那些事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见习香港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生活”漫忆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且做且学,且学且做十年一个轮回对《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点回忆心中有我,眼底无他生活琐记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离开你,才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我们那时的理想生活的开始迷惑和焦虑关于《三联生活周刊》二三事净土胡同15号与1995年的复刊关于《三联生活周刊》的回忆短暂过客长久缘就像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中年转行第二春生活周刊如何掀起数字化狂潮逃不掉的缘卧游四月的下午不要错过无法想象没有“生活”我在“生活”的五年记忆曾经加入过一个组织我的编外生活“生活”带我走进科学和媒体…人二画三联四年“三联不错,挺小资的”继续操练梦想之旅如此的富有新意无法抹去的片段记忆“生活”的别致景观“生活”作坊流水账圆桌旁边一坐五年一张小画外省青年进北京生是“三联”的人,死是“三联”的鬼一本杂志和它改变的生活我在生活周刊的日子一种是活着,一种是“三联生活”离不开的“三联”“三联”最糟的记者与“三联”“三联”与区区的故事2000年,那真是一个快乐的春天“生活”:不容易的四年我要做中国最好的记者晃晃悠悠来“三联”在这战斗的岁月里一个专栏和它消解的生活“三联”三年我的“女民工”生活哦,我曾在那儿!安贞岁月“三联”和我的社交恐惧症一次理想主义的邂逅我,《三联生活周刊》门下铅笔头像怀念大学生活般怀念三联生活寄居三联两年之痒社会部的女人和男人们感触“三联”:身体力行的文字煎熬我的“圆桌”缘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做王焱/陈曦/李钺/吴洪亮/谢峰朱德庸附录: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北京报刊发售透视——见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编辑部纪事《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单(1992-2004)后记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