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舜臣,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台湾,大阪外国语学校印度语学科毕业。1961年以小说《枯草之根》荣获日本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1968年以《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此后开始转向历史小说和随笔创作,先后出版了《小说十八史略》、《甲午战争》、《太平天国》、《秦始皇》、《成吉思汗一族》、《鸦片战争》、《诸葛孔明》、《中国历史风云录》、《茶事遍路》、《西域余闻》、《日本人与中国人》等,以其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想象,赢得广泛赞誉,收获众多奖项,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大师。
《十八史略》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撷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是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初学者启蒙书。至明代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的、特殊的影响。陈舜臣所著的《小说十八史略》,将从上古到宋灭亡之间的历史小说化。尽管与曾先之的著作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将历史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点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一百万册。之后,又改版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成为在日本长销不衰的中国历史作品。《陈舜臣十八史略:兴亡无常》为《陈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三本, 讲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贯穿本书的主题是漫长乱世的兴亡无常。承接上一本情节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就此展开。作者笔下的人物,有与传统形象不同之的精彩之处。董卓除了残暴之外,也有幻术增兵的智谋和另立献帝的政治直觉;孔明政治才能高超,但是在蜀国国力疲弱的情形下,也只能用将自己神化的方式来凝聚蜀国的人心和战力;司马懿与孔明确实棋逢对手,但是其后期的示弱与谨慎是为了更好的隐藏和保全自己的野心;有着“统一天下以安万民”的理想和民族宽容心的苻坚却在淝水不可思议地溃败;对北魏的汉化倾尽全力的崔浩,可谓死于自己推行成功的汉化之下……乱世的人性、欲望、血腥、权谋,尽在本书兴亡无常之中。
○一 黄巾军起 001○二 黄巾军不死 008○三 八校尉 015○四 皇帝一死 022○五 杀尽宦官 029○六 幻术增兵 036○七 勿须容情 043○八 命运之流箭 050○九 董卓毙命 057一○ 吕布发威 064一一 偷袭 071一二 复仇之鬼 078一三 起内讧 085一四 天子东归 092一五 建安序幕 099一六 欲为皇帝 106一七 徐州攻防战 113一八 二次败走 120一九 吕布之死 127二○ 未完成的梦 135二一 官渡之战 142二二 兴亡无常 150二三 三顾之礼 157二四 曹军南征 164二五 逃吧,刘备! 171二六 决断时刻 178二七 赤壁一战惊天地 185二八 赤壁战后 193二九 领地被夺 200三○ 众英雄退场 207三一 刘备含恨而逝 214三二 泣斩马谡 221三三 天下三帝 228三四 丞相病倒 235三五 五丈原秋深 242三六 孔明死后 249三七 洛阳异变 256三八 隐藏野心 263三九 司马一族夺权 270四○ 摇曳的统一 277四一 大乱序曲 284四二 搜猎美少年 291四三 斜阳照帝国 298四四 流浪千里一皇后 305四五 亡命王朝风雨飘摇 312四六 后赵兴亡录 319四七 不可思议的溃败 326四八 江南风波恶 333四九 田园将芜胡不归 340五○ 暴君狂主 347五一 雄霸北方 354五二 迈向文明之路 361五三 长命皇帝登场 368五四 北朝分东西 375五五 文武之道不再 382五六 亡国之音 390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