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CEO央视资深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2006年创办《赢在中国》,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节目。2007-2009年,马云连续三个赛季担任总决赛评委,并担任36进12和12进5的评委。2009年底创办北京优视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担任制片人、主持人,制作《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公益真人秀节目,马云再次担任总决赛评委。李翔,记者和作家拥有超过10年的商业报道经验,长期跟踪采访阿里巴巴,曾数次采访马云,被很多人视为马云最信任的记者。2004年在《经济观察报》开始职业生涯。2011-2013年,任esquire中文版的主编。随后重新回到商业报道领域,出任《财经天下》周刊主编。
从1992年第一次创业到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唯一客观、真实整整22年马云创业史全面记录。从最早的海博翻译社到如今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用了22年,他的创业过程所起到的示范效应与激励效应使每个创业者都为之疯狂,每个创业者都关心这个被称作外星人的企业 家到底具有怎 样的能力,阿里巴巴官方首次以出版《穿布鞋的马云》的方式,面对公众开放马云创业中重大时刻的关键决策过程,并对所有商业行为做出了结论式的回答,其大胆与真实的程度让人震惊,毫无回避的评述马云所有的创业细节与重大决策,包括错误的。马云对于年轻人及后来的创业者来说有着无可取代的标杆地位,而马云也乐意分享自己对商业的思考来与年轻人共享。因此在本书内,马云本人另外授权,独家公开了与年轻人面对面的演讲视频,马云对年轻人创业的点评视频以及数十位行业大佬推荐的视频。【编辑推荐】1、每个人都要看一看马云大事件:2014年9月16日,阿里巴巴上市。阿里巴巴估值2000亿美金,成为全球体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成为全球视野里最伟大的中国创业者。2、看马云,这一本书就够了1)关键时刻,马云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从1992年创立海博翻译社到2014年,创业22年,马云终成一代青年人的创业偶像。马云的创业智慧,尤其是阿里巴巴关键时刻,马云所做的一切全在这里。2)首次呈现马云创业智慧,不讲故事省时间学干货不讲励志故事。《穿布鞋的马云》认真梳理阿里巴巴15年的历史,归纳出对创业者有益的27个节点:关于融资、关于团队、关于管理、关于谈判、关于失败、关于企业愿景、关于企业文化、关于战略、关于人才……节省创业者时间,一网打尽创业者遇到的一切问题。3)最真实的马云,不神话不鸡血目前市面上写马云的书,很多作者从未见过马云,写作时用的大多为“二传手”的资料或传闻,因此很容易神话马云。本书作者王利芬,最熟悉马云的创业者,其创办的《赢在中国》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节目。2007-2009年,马云连续三个赛季担任总决赛评委,并担任36进12和12进5的评委。2014年,马云继续担任《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总决赛评委。联合作者李翔,与马云相交十年,马云最信得过的媒体人。
001 序言 马云对我创业的决定影响最大[节点1]1992年,第一次创业:海博翻译社002 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新视角]006 创业项目的选择无法规模化007 初次创业获得的历练[时代大视野]009 被忽略的开始[节点2]1995年5月,成败中国黄页014 找到创业方向[创业新视角]019 二次创业与互联网相遇019 选择来自运气和对未来的坚信020 在别人的反对中仍然坚信020 得到用户需要先用媒体启蒙021 不了解资本的滋味导致创业失败[时代大视野]022 敏锐的机会发现者[节点3]1997年12月,外经贸商务信息中心026 选择创业团队[创业新视角]029 创业团队理念相同至关重要[时代大视野]030 马云的学习时期[节点4]1999年1月,湖畔花园创立阿里巴巴034 建立清晰的愿景[创业新视角]038 七年创业铺就了阿里巴巴040 互联网颠覆线下进出口贸易[时代大视野]041 建立愿景,建立“神话”[节点5]1999年,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046 要有懂资本的人才[创业新视角]049 资本市场的人才是公司核心人才[时代大视野]051 最重要的合伙人,往后退一步的合伙人[节点6]1999年10月,第一次融资:高盛056 如何取舍融资[创业新视角]059 蔡崇信的加入为投资打下了基础059 第一笔投资的重要性[时代大视野]060 阵容豪华的投资人[节点7]2000年1月,软银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064 理想的投资人[创业新视角]067 有钱时拿钱才容易068 蔡崇信的才能再次发挥巨大作用[时代大视野]070 又一个媒体“神话”[节点8]2000年,首次危机,裁员074 扩展规模时最容易犯错[创业新视角]077 没有盈利模式时有很多员工是危险的078 中国公司国际化步骤必须谨慎[时代大视野]079 泡沫的遗产,示弱的艺术[节点9]2000年9月,西湖论剑,打造企业文化084 造势[创业新视角]090 小公司的行业大格局090 互联网泡沫中抱团取暖091 品牌和市场活动早于产品出现[时代大视野]091 武侠文化与借势金庸[节点10]2000年10月,中国供应商096 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创业新视角]099 将互联网观念浓缩成可售卖的产品100 统一思想提振士气同样是基础[时代大视野]102 如何靠赚钱赢得舆论[节点11]2003年5月10日,再入湖畔花园做淘宝106 阿里生态系统的开始[创业新视角]110 战略选择决定公司未来格局110 投资人带来的不只是资金111 成熟的商业项目运作[时代大视野]112 淘宝,马云又讲了一个好故事[节点12]2003年至2006年,大战eBay116 找到一流的对手[创业新视角]119 商业智慧以一当十[时代大视野]121 战胜eBay就是最好的市场营销手段[节点13]2003年,创支付宝124 根据用户的需求创新[创业新视角]127 走中国特色的道路128 没试过的人和事永远不要说不可能[时代大视野]129 人们为什么乐于谈论支付宝[节点14]2004年6月,网商大会134 一定要有梦想[创业新视角]138 为电子商务的生态圈鸣锣开道[时代大视野]140 造词的艺术[节点15]2005年,杨致远和雅虎并入阿里巴巴144 连续犯错[创业新视角]148 最大投资额再次震惊国内外149 雅虎投资是祸是福?[时代大视野]150 开始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节点16]2006年,《赢在中国》任评委154 “创业名嘴”诞生[创业新视角]157 能创业还能总结的企业家极少[时代大视野]159 赢在电视[节点17]2007年11月,B2B上市164 抓准时机[创业新视角]166 务实的商业模式168 创业者对上市时机的把握[时代大视野]169 成为符号,但也开始沉默[节点18]2008年,做阿里云174 超前布局,拥抱变化[创业新视角]178 淘宝之后又一重要战略选择178 不懂技术的创业者要会判断技术[时代大视野]179 技术雄心[节点19]2009年,阿里造节,“双十一”184 C2B时代到来[创业新视角]187 市场需求决定了节日的狂欢指数[时代大视野]190 顺势造节[节点20]2010年,支付宝内资化、VIE事件、拆支付宝194 创业者面临的暴风雨[创业新视角]197 在水中游泳的人都是很艰难的[时代大视野]201 无法遏制的负面舆论[节点21]2010年,合伙人制度激活102年价值文化206 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创业新视角]209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时代大视野]210 隔空论辩[节点22]2011年2月,诚信反腐214 触及底线[创业新视角]218 抢业务增长量与规范管理的平衡[时代大视野]219 透明化处理内部问题:“将伤口给别人看”[节点23]2011年6月,淘宝一拆三,三拆七,七拆二十五224 组织结构大变革[创业新视角]227 业务快速变化需要新组织结构支撑[时代大视野]229 了不起的拆分试验[节点24]2013年5月,布局物流,做“菜鸟”234 对社会有敬畏之心[创业新视角]237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布局[时代大视野]238 食言与圈地?[节点25]2013年6月,余额宝诞生242 互联网思维向传统行业渗透[创业新视角]245 进入更为艰难的领域[时代大视野]246 余额宝冲击波[节点26]2014年,IT到DT,阿里巴巴的移动战略250 面向新经济体的布局[创业新视角]252 两个视角看阿里巴巴的并购[时代大视野]253 马云恐惧了吗[节点27]2014年9月,美国上市258 感恩过去,敬畏未来[创业新视角]261 穿布鞋的马云[时代大视野]265 喧嚣中上市268 附录 马云演讲:与年轻人面对面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