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随《新京报》创办而诞生。两年来采访了上百名海内外作家、学者,推荐了数千种新书,以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价标准和严肃而有趣的阅读手张,向读者展示了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资讯和专业的评论态度。
本书为《书评周刊》100期内容精选,包括两年来内地重量级作家访问以及争议性作品的书评、难能一见的海外作家访谈和重量级海外作品的评论文章等,同时还有100周特色鲜明的“《新京报》内地图书排行榜”。通过这份大众阅读的“晴雨表”,读者可以清晰看见两年来出版的不同流变以及阅读趣味的微小变化。
内地篇在彼得堡的白夜读书史景迁的“历史侦察学”莱温斯基:与谁的爱情?高耀洁:无私自然无畏仅有高耀洁是不够的梁小民:中国特色管理需提升和改变韩少功:写作的“追风少年”八月的下午 麦卡勒斯的孤独当诺曼底 “失身”唐师曾余华:“正面强攻”我们的时代警惕: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一个牙科医生的秘密生活倾听安·尘德理性的声音束星北:一位天才的陨落楼庆西:发现乡土建筑之美爱生活,爱行路,爱河童海岩的伪“煽”一场梦的出口转内销周而复:刀割自己方觉痛朱军为啥喜欢温情的一哭李岚清新书助力经典音乐普及昆德拉:以中欧为写作语境流亡者冷漠回归对米兰·昆德拉的强暴徐星·我要唱就独唱也许徐星只是在怀旧《细节决定成败》:自我证伪《岁月与性情》:一本乏味的流水账想做贝蒂娜的周国平?永远在路上的林达张小娴的智慧被魔鬼偷走了人的命运 河的命运小说像稗草一样蔓延白先通:为昆剧招魂《狼图腾》:慷慨激昂地媚俗高阳历史小说:写作及其范工库切:不变的批评立场《政法笔记》:从来如此的,便对吗?阅读始终不缺度的克里玛再见,六十年代!25年后重温《光荣与梦想》阎连科:我看到的只有苦难海外篇……《新京报》推荐篇《新京报》图书排行榜100周
评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