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史与经济史。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主要著作有:《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合著)《天平集》《耕耘者言:农民学文集》《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学问中国》(合著)
《共同的底线》的宗旨是从“主义”、“文化”与“部门”的分析中,结合我们特定的“问题”来论证持守底线的意义。“共同的底线”并不是调和折中。虽然我并不反对调和折中,正如我既不反对自由主义也不反对社会民主主义一样。也许将来在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争成为真问题时,我会持某种有原则合逻辑的折中态度,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持守底线。
自序:持守底线论现代思想的共同底线——《田园诗与狂想曲》韩文版序当代中国的“问题”与“主义”——再论共同底线“第三条道路”,还是共同的底线?——读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群己权界”三原则与特定情境下的公域/私域之分——关于公民权、共同底线与“低调社会民主”的讨论“左右”的商榷自由、乌托邦与强制——写在《共产党宣言》150周年不要民粹主义,也不要精英主义自由优先于“主义”——纪念托马斯·莫尔不讲逻辑的“经济学”——关于公正问题的经济学论争“制度创新”还是制度复旧?——再问崔之元先生经济与政治中国能否走出“尺蠖效应”的怪圈?——从“郎旋风”看国企改革的困境与经济学的窘境“郎旋风”中看东欧——《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自荐权力、责任与宪政——兼论转型期政府的“大小”问题帝制时代的政府权力与责任——关于“大小政府”的中西传统比较问题“文化”的底线自由优先于“文化”——关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网上讨论“差异权”,还是文化选择权?——评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流水前波唤后波——论王小波与当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命运共同的底线“主义”的底线“主义”的底线
评论关闭。